疾病動物模型是研究各種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疾病動物模型分為誘發性疾病動物模型與自發性疾病動物模型。誘發性疾病動物模型是通過向小鼠或大鼠等動物給藥化學物質,制備出有人類疾病特有病癥的疾病動物模型。常見的人類疾病模型大致分為以下幾類:腸炎動物模型,糖尿病動物模型,腸癌動物模型,炎癥模型等

Nature子刊:糖尿病腎病的新靶點可預防終末期腎衰竭
糖尿病腎病(DKD)是世界上腎衰竭的主要原因,目前已經確定了新的潛在治療靶點,可以讓患者接受新的基因和藥物治療,防止疾病進展為終末期腎衰竭。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

Nature Aging:你的大腦衰老有多快?血液中8種蛋白質提供了線索
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血液中的13種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可以預測一個人的大腦與身體其他部位相比衰老的快慢。他們的研究發表在12月9日的《Nature Aging》雜志上,該研究使用機器學習模型,通過對1萬多人的掃描來估計“大腦年齡”。研究人員隨后分析了數千份掃描和血液樣本,發現了8種與大腦快速衰老有關的蛋白質,5種與大腦緩慢衰老有關。

生物制造 科技賦能 - 西寶生物成為上海市合成生物產業協會會員單位
2024年12月6日,上海市合成生物產業協會第一屆第二次會員大會在上藥張江生物醫藥基地順利召開,共100家企業會員,10位個人會員到場參加。西寶生物有幸作為會員單位受邀出席,并與行業佼佼者們共同探討行業創新發展及科技賦能之路。

Science子刊:距離較遠的DNA區域之間的近距離接觸會引起基因活動的爆發!
日本福岡——九州大學的研究人員揭示了DNA特定區域之間的空間距離是如何與基因活動的爆發聯系在一起的。利用先進的細胞成像技術和計算機建模,研究人員表明,DNA的折疊和運動,以及某些蛋白質的積累,取決于基因是活躍還是不活躍。這項研究發表在12月6日的《科學進展》雜志上

《Nature》控制細胞行動的新技術
在12月4日發表在《Nature》雜志上的一篇論文中,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合成受體,可以容納更廣泛的輸入,并產生更多樣化的輸出。這項創新被稱為“可編程抗原門控G蛋白偶聯工程受體”(PAGER),圍繞G蛋白偶聯受體構建。

火炎焱燚“活”性劑 - 甜菜堿型兩性離子表面活性劑
現在常用的人工合成兩性離子表面活性劑,其陰離子部分大多是羧酸基,也有少數是磺酸基;其陽離子部分大多是胺鹽或季胺鹽。由胺鹽構成陽離子部分的叫氨基酸型;由季胺鹽構成陽離子部分的叫甜菜堿型兩性離子表面活性劑。

喜報 | 西寶生物院士專家工作站獲評上海市“優秀”建站單位
2024年11月,上海市院士專家工作站指導辦公室基于相關規定,對建站滿一年以上的院士(專家)工作站開展相關評估工作。經審評,西寶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院士專家工作站獲評“優秀”建站單位,喜獲“優秀專家工作站”榮譽。

Nature Cancer:腫瘤細胞分泌的EV-DNA作為一種“危險”信號,促進抗轉移性免疫反應
在12月3日發表在《自然癌癥》雜志上的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檢查了癌細胞分泌的被稱為細胞外囊泡(EVs)的小膠囊包裝的短鏈DNA。所有細胞都利用EV分泌蛋白質、DNA和其他分子,腫瘤細胞是特別活躍的EV分泌者。這些ev包裝分子的生物學功能仍在探索中,但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人員發現,在各種癌癥類型中,腫瘤細胞分泌的EV-DNA作為一種“危險”信號,激活肝臟中的抗腫瘤反應,降低肝臟轉移的風險。